华体会,华体会体育官网,华体会体育APP下载/华体会体育[永久网址:363050.com]平台是一家专注于体育娱乐的领先平台。华体会专注体育竞技,华体会app提供实时体育赛事、华体会棋牌、华体会彩票、华体会百家乐、华体会APP,华体会官网,华体会官方网站,华体会网址,华体会登陆链接,华体会平台,华体会官方平台,华体会app下载,华体会体育靠谱吗,华体会2025最新,华体会世界杯,华体会体育打造安全便捷的互动娱乐平台,体验最好的赛事服务。1942年2月21日,日军突袭山西辽县(今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麻田镇上口村,一位年轻的八路军战士为掩护群众撤离,与20多名敌人展开肉搏,最后倒在血泊里壮烈牺牲,年仅24岁。这位年轻人,就是从重庆走出的抗日英烈、青年音乐家周极明。
周极明1918年出生于四川省合川县(今重庆市合川区),从合川县立初级中学毕业后,于1934年8月考入位于重庆城区的川东共立师范学校(西南大学的前身之一)。学校为新生建立的学籍簿中载明:周极明,籍贯合川,现年16岁。翻开周极明在校期间的档案,有这样几个词出现在他的学期操行评价中:动作敏捷、语言清晰、情感丰富、意志尚坚定、有公德。入校不久,周极明就参加了众志学会,并组织成立了众志学会歌咏队。众志学会由21班文史组的李忠慎(后名李新,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带头成立,名字取自“众志成城、共御外侮”。周极明天生一副唱男中音的好嗓子,不仅歌唱得好,还会编排节目,将歌咏队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众志学会的骨干中,有不少都追求进步思想,周极明与其中的李成之(后名李直)、王芳茗(后名王方名,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是当代作家王小波的父亲)等十分要好,大家共同阅读进步书刊,并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读物。当时日本扩大侵略的野心暴露无遗,重庆城里依然灯红酒绿,周极明为此非常愤慨,他领着众志学会歌咏队到处传唱、教唱抗日救亡歌曲。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以川东师范等校学生为主的重庆学生救国联合会成立。联合会组织了多个宣传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范围由重庆城区延展至北碚、合川、长寿、涪陵等地。周极明经常深入各个宣传队,组织和帮助开展歌咏活动。他特别喜欢曲调雄浑的歌曲,在宣传队所到之处,几乎都能听到《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扬子江暴风雨》,那激昂的旋律与澎湃的歌声回荡在校园内外、山城上下。奔赴延安 献身革命周极明从川东师范毕业当年,正值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身处四川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的李忠慎暗中联系各方爱国同窗共赴延安。李忠慎、王芳茗、胡其谦、罗义淮、陈寄宇等人从万县出发,周极明从合川出发,他们到渠县(今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会合后沿嘉陵江北上,途经阆中(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陕西褒城(1958年褒城县建制被撤销,辖域划归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等地),到西安时与先期到达的李成之会合,最后一同抵达延安。
周极明等人一路上与地方当局周旋,争取抗敌后援会支持。周极明发挥其专长,组织大家学习救亡歌曲,排练话剧。一路上他们便以慰问团的名义举办抗日演出,受到各地官方和民众欢迎。
到达延安后,他们开启了新的革命人生道路。周极明进入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后主动申请随鲁艺深入太行山区,到抗日前线。在巍巍太行山下,他创作了《新妇女》《我们要武装》等歌曲,并组织各种宣传演出。1942年,日寇对太行山区进行扫荡。为牵制打击敌人,鲁艺师生分组深入各地协助工作,配合民兵掩护群众开展游击战,周极明带领一个小组驻扎上口村。1942年2月21日夜,敌人围袭上口村,在组织群众转移过程中,周极明奋勇迎敌,端起刺刀与20多个敌人拼搏,但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最后,400多名群众安全转移,但年仅24岁的周极明却倒在了这片土地上。他用无畏的生命,唱完了人生最后一首战歌。英烈永垂 追思不尽在周极明牺牲后不久,晋东南鲁艺为周极明等烈士召开追悼大会。朱德总司令专门为延安鲁艺抗战殉难烈士题写了挽联:从军杀敌,以笔当枪,正义宣传,参与政治战;为国牺牲,血花齐洒,英雄楷模,是为艺术光。周恩来在重庆获悉周极明英勇事迹后,专门向周极明父亲发了慰问信。《新华日报》(华北版)也发表文章《艺术家的国殇》,称“朱杰民(周极明化名),我们的青年音乐家他在敌人面前忘记了逃避,拿着刺刀对拼着二十几个敌人,毫不吝惜地流尽了他最后一滴血”。在周极明牺牲当年的5月,在中央北方局工作的李忠慎外派返回驻地麻田镇才得知周极明已经殉国,便立即赶到上口村,从当地村干部和群众口中知悉周极明牺牲过程,悲愤万分,泣泪作诗:“每逢寝膳常相念,犹把诨名相呼唤。既知呼唤不回来,但愿梦中来相见吾辈后死当如何,誓当衔恨挥长戈。驱彼日寇出中国,烈士灵前奏凯歌。”20世纪50年代,中央人民政府向周极明家属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2010年,合川区委、区政府迎接周极明烈士遗骨回到合川,将其安葬于太和镇雨台山合川区革命烈士陵园,供后世凭吊缅怀。
当年,川东共立师范学校发放了一份学生调查表,在“本人志愿”这一栏,周极明填写了4个字:从事实业。
如今,这简短的志愿,依然静卧于他的档案之上。尽管他未能实现这份夙愿,但那振兴实业的理想,正由一代代后继者奋力践行,化为壮阔现实。